黑雨警告

  • 收到水浸警告時該如何應對?

    應立即採取行動:一、避開低窪區:包括地下停車場或隧道,轉移到高處安全點。

    二、交通管制:避免駕車經過淹水路段以防引擎熄火或被困。

    三、家居準備:關閉電力設備防止漏電,準備應急包(含食物、水和藥品)。

    四、關注更新:持續查閱天文台公告(如透過APP推送),並遵循疏散指示。

    五、求救機制:如遇險情,撥打911或本地緊急號碼求援。

  • 什麼是黑雨警告?

    黑雨警告是香港天文台發布的最高級別暴雨警告信號,表示香港廣泛地區已錄得或預料每小時雨量超過70毫米的豪雨,且雨勢可能持續。這類警告通常發生在颱風或強烈季候風影響期間,提醒公眾採取緊急避險措施,以保障生命安全。

  • 黑色暴雨警告生效時,是否需要返工?

    當黑色暴雨警告生效時,根據香港勞工處指引,僱員通常不需強制返工,尤其警告懸掛期間和取消後兩小時內。

    僱主應優先考量員工安全,提供彈性工作安排或遠程辦公選項。

    如有必要返工,僱主須確保交通支援和安全措施到位,例如提供穿梭巴士或補貼交通費。

  • 天文台如何決定發佈黑色暴雨警告?

    香港天文台使用多種工具決定發佈警告:包括自動雨量監測站數據(當每小時雨量逼近70毫米)、雷達圖分析雨區移動,以及全球天氣模型預測。

    專家團隊即時評估潛在水浸、山泥傾瀉及交通風險後,透過官方網站、APP推送及媒體廣播發佈。

    決策強調實時性,以減少人命財產損失。

  • 返工安排在警告取消後多久實施?

    常見返工安排在黑色暴雨警告取消後2小時內啟動,讓員工有足夠時間安全抵達工作場所。

    勞工處建議僱主明確訂入公司政策,例如:取消後1小時員工應出發。

    若遇特殊情況如道路阻塞,員工應及時通知僱主,提供彈性。

    僱主不得因員工遵守安全指引而剋扣工資或懲罰。

  • 不同顏色暴雨警告的區別是什麼?

    香港暴雨警告分三級:黃色、紅色和黑色。

    黃色:每小時雨量30毫米以上,提醒注意水浸。

    紅色:每小時雨量50毫米以上,建議避免戶外活動。

    黑色:每小時雨量70毫米以上,極端危險,應立即躲避。

    顏色區分基於雨量門檻和危害程度。

    警告會附帶具體行動建議,市民可透過天文台APP即時查詢。

  • 市民如何獲知黑色暴雨警告信息?

    市民可透過多個官方管道獲取:香港天文台網站(即時更新警告)、MyObservatory APP(推送通知)、電視台及電台廣播(如無線電視)。

    另外,渠務署設置水浸警告系統,連結天文台數據。

    建議訂閱電子警示或使用智能裝置設定警報。

    訊息包含生效時間、取消預告及具體安全建議。

  • 黑色暴雨警告的歷史例子有哪些?

  • 黑雨警告是什麼意思?

    黑雨警告是香港天文台發出的一種最高級別暴雨警告信號,表示預料會有或已經出現每小時雨量超過50毫米的暴雨,可能引致嚴重水浸、山泥傾瀉及交通癱瘓。
    當黑雨警告生效時:
    - 公眾應立即留在安全室內地點,避免外出工作或上學
    - 若在戶外,應尋求避雨處所,並遠離低窪地區
    - 警告持續時間視天氣情況而定,解除後才可恢復正常活動

  • 當黑雨警告生效時,員工是否需要返工?

    根據香港勞工法例,員工是否需要返工取決於僱傭合約和公司政策,但必須優先考慮安全。
    - 原則上,在極端天氣下,雇主不應強制員工冒險返工
    - 若員工因黑雨警告無法按時返工,公司應允許彈性工作安排或在家工作
    - 勞工處建議:雇主應提供清晰的惡劣天氣指引,避免因返工導致意外

    Tags